名人轶事

返回列表

名人轶事丨遍能法师在宝光寺

时间:2023-06-07        编辑:本站

遍能法师(1906-1997),法名宏善,号遍能,俗名许旨光,四川乐山人。担任宝光寺方丈和尚八年,追溯在新都弘法的长时间里,他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。

3.jpg

胜地殊缘  深情长伴宝光

1989年的秋,因明高老和尚示寂,宝光寺作为长江流域“四大禅林”,不能空法席。

时任乐山乌尤寺方丈的遍能法师严持净戒;依教奉行;道心坚定,以他的行愿、懿德和学识被宝光寺全体僧众一致推举,自此,遍公以八十二岁高龄,兼任宝光寺第二十四代方丈。

1.jpg

培养僧才  振兴佛教教育

遍能法师 1925 年就读于四川佛学院,毕业后执教于峨眉山佛学院和重庆华岩佛学院,1930 年深造于北京柏林佛学研究社。

他融通佛理,尤精《俱舍》,是一位资深的佛教学者和佛教教育家。他常说“培养合格的僧才是当前佛教的头等大事,比修建寺庙重要得多。”

后经遍公倡议,省宗教局批准、教委备案,在宝光寺僧伽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四川省佛学院,遍公荣任院长。

640(1).jpg

他确定了学院以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学为纲,以文殊、普贤、观音、地藏四位菩萨的“智、行、悲、愿”为院训,要求学僧“学修一体化,生活丛林化”,旨在培养爱国爱教,弘法利生,继承优良传统,顺应时代潮流的德才兼备的现代僧人。

弘法利生  拓展佛寺规模

遍能法师到宝光寺主持寺务后,不断完善寺院的管理制度,以弘法利生为己任,引导僧众走爱国爱教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正确道路,为拓展佛寺规模、保护国家文物作出了显著的成绩。

一、恢复宝光禅林的传戒仪规

6.jpg

宝光寺为长江流域“四大禅林”之一,建国前历代方丈每年都要举行传戒法会。

为了绍隆佛种、阐扬宗风,遍公恢复了宝光寺春天传戒的历史习惯和仪轨制度,并于1990年四月初八日和1995年四月初八日,传戒两次,新戒达千余人。

二、清理文物,新修文物库房,实施园林建设规划。

遍公早年师事清末翰林、蜀中名士赵熙先生,传统文化底缜深厚。加之他精于文物鉴赏,又是书法名家,故对宝光寺的文物字画特别钟爱。

文物库房.jpg

他针对寺内各殿堂悬挂的名人字画缺少安全防范措施、文物字画无专用库房和专人管理、寺院主体建筑区域随着游人的不断增加而日显拥挤等状况。

1992年3月,在县政协的协助下,建立了宝光寺文物管理及园林规划领导小组,遍公任组长。从3月中旬开始清理文物字画、修建文物库房,于年底竣工。

IMG_0280.jpg

园林建设规划,遍公强调要符合佛教教义,具有寺院特色,并将园林划为莲池、花圃、布金林、紫霞山、塔林五个景区,1994年完工。

三、培修舍利宝塔。

舍利宝塔是宝光寺的象征,1993 年,遍公以居士捐资培塔的机缘,改简易的砖砌护栏为精美的青石护栏。

黄莉摄塔c.jpg

他亲自制定方案,命技师和石工在护栏栏板上雕刻了“释迦如来应化事迹”图案,如“九龙灌浴”、“六年苦行”、“转妙法轮”等,使舍利宝塔更加雄伟庄严。

转妙法轮裁.jpg

爱国爱教  高僧风范长存

遍能法师诞生于嘉山乐水,出家于凌云古寺,受戒于天府锦城,求学于京师名都,讲经于渝州华岩,修行于普贤道场,传法于香城宝地,足迹遍天涯,成名传四海。他年逾耄耋,驻锡宝光,仍不减当年爱国爱教之热忱。

1985年-遍能-书法-诸恶莫作.jpg

佛教提倡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遍能法师的一生即以此为准绳。他心怀慈悲,生活俭朴,常为国家、社会和众生着想。

最值得称道的是,1993年,遍公筹建了宝光寺佛教慈善功德会,功德会所募善款施于社会,真正力行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”。

佛慈会展板压缩.jpg

遍能法师深研佛学、博览经史、精通诗联、擅长书法,是一位知识广博的学者、诗人和书法家。



文章来源:冯修齐 著《宝光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