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光瑰宝

返回列表

宝光瑰宝丨唐代施衣功德碑

时间:2023-05-09        编辑:本站

施衣功德碑在千佛碑右侧,是1996年宝光寺修建素餐厅开挖地基时,于地下一米二处发现的。此碑石红沙石质,高二百一十厘米、宽八十厘米、厚十六厘米,四面刻佛教造像、施衣社人、《施衣社铭》和《施衣社功德颂》等。

碑的背面1(1).jpg

碑正面上部刻“华严三圣”。中坐毗卢遮那佛,身披袈裟、头顶肉髻、左手护膝、右手结说法印,趺坐于须弥座上。左侧为文殊菩萨、右侧为普贤菩萨,均头戴宝冠、身披璎珞、双手结印,面向内侧而立,头部后有圆形背光。

正面拓片缩小裁.jpg

毗卢遮那佛两侧饰双手合十供养人各一,佛座前两端各有3尊修行者。顶端为团花卷叶宝盖,两侧飞天神像身拽广袖长带,绕宝盖飘然而下。各种人物造像,共同构成庄严、生动的场面。

IMG_9260111.jpg

碑面下部中间刻《施衣社铭》,两侧除右侧科头合十之比丘唯质外,其余均为社人。如上座李解,社人王繁、吴果、赵宾、蔡文等,共七十人。他们头着巾,或合十、或抄袖,向内侧而坐,仪态姿势大体相同。

背面裁.jpg

碑背面上部刻“华严三圣”,布局形态与正面基本相同,仅有两处细微的差别:一是毗卢遮那佛两侧不是供养人,而是两位修行者。二是佛座两侧的菩萨像前,各有两位修行者和一位比丘。

IMG_92680000.jpg

下部中刻《施衣社功德颂》,两侧均刻施衣社人的女眷,如姚大娘、奉四娘、赵妃娘、王细娘等,共七十人。她们头饰发髻,身着衫裙,或合十、或抄袖,向内侧而坐,仪态姿势大体相同。

02.jpg

碑左右两棱,自上而下,均刻有十尊深浮雕坐佛像,即“过去七佛”加上弥勒佛、阿弥陀佛和药师佛。

IMG_9273裁.jpg

此碑极为重要的是,在背面右侧接近碑棱处,刻有“维大唐开元廿九年,岁次辛已口十二月”一行题记。“开元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,开元甘九年即公元741年。

202305061254308100096550(1).jpg

宝光寺是一座历史十分悠久的古寺,但对于她的历史究竟可以早到什么时代,意见很多,由于以往缺乏可靠的依据,尚无定论。这通造像碑的发现,为解决这个千古难题带来了曙光。

碑身铭文充分说明,在公元741年时宝光寺就已矗立在新都大地上,广开佛事,香火鼎盛,在四川地区已有相当的影响。

宝光寺施衣功德碑,是国内罕见的、有准确纪年的唐代佛教造像碑。它为唐代四川佛教艺术增加了新资料,更为宝光寺的创建年代、寺院规模、佛教活动提供了确凿的实物证据。


文章来源:冯修齐 著《宝光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