楹联详解

返回列表

名联鉴赏之大雄宝殿联

时间:2022-12-26        编辑:本站

a4eb38cea06f8da9128620081181330.jpg

世外人法无定法,然后知非法法也;天下事了犹未了,何妨以不了了之。

此联系清代何元普撰。

何元普字芝亭,号麓生,又号金台山樵,清代四川金堂人。少负才气,文韬武略。1860年英法联军攻北京,焚圆明园,他以户部郎中从戎,屡立军功,官至湖北荆宜施道道员和甘肃安肃道道员。后因得罪上司被劾,于强壮之年愤然还乡,著述终老。他擅长诗文、书法、楹联,有《藏豹山房诗文集》、《静斋手书楹帖存稿》等书传世。他喜好佛学禅理,广交高僧大德,常游名山胜迹,为各处寺庙撰书了不少楹联。

大殿宝殿是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大殿,殿中塑释迦牟尼佛的说法像,两旁为其弟子迦叶和阿难。大雄,是对释迦牟尼佛道德法力的尊称,意思是说他像大勇士一一样,无所畏惧。

此联在全国寺庙联中颇有代表性,常为一些文艺作品所引用。联中“法无定法”、“不了了之” 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。此联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,可又反映了消极遁世、逃避现实的唯心主义色彩。联语的主题,围绕着“法”和“事”议论开去,道出了佛教中蕴藏的深刻哲理和人世间存在的没完没了的社会矛盾。这里所指的“法”,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办法、法律等,而且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道理,无论是现象的、本体的或物质的、精神的,佛教都把它们叫做法。这里所指的“事”,包括世界上发生的各类事件,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,乃至于人们的日常琐事等。这副楹联,既有出家人的修行所本,又有在俗人的处世之道,故能为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所欣赏和接受。

IMG_7427.jpg

上联意为:超然于世俗之外的人,对一切事物的看法,都没有固定的模式,认为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。有了这种基本观念,进而知道,看来消失了的一些事物仍然以某种形态存在着,“非法”也是“法”。比如,人死后火化为灰烬,看来不存在了,但佛教认为,死者将受“六道轮回”,或为天人,或为畜生,或为饿鬼等。现代科学认为,根据“物质不灭定律”,组成躯体的各种物质和元素仍然以某种形态存在于地球上。

IMG_7430.jpg

下联意为:天下的许多事情,了结了好像还没有了结,即旧的矛盾解决了,新的矛盾又产生了,不妨用回避矛盾、不予过问的办法来把事情拖过去,把没有了结的事情当着了结的事情来看待。实际上,不了结也是了结的一种办法。因为一些事情,当时还没有具备了结的条件和机缘,等一定时间,条件和机缘成熟,事情也就了结了。像这样的生活实例是很多的。 

何元普常游名山大刹,每到一处,则著文赋诗。他是为四川佛寺撰联最多的作者之一。此联是他在宝光寺所撰书的五副楹联中最有特色的一副,作于光绪十四年(1888年)。联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与他所处时代、生活遭遇和世界观有着密切关系,也与他擅长诗文书法、精研佛学禅理、广交佛门高僧的学问素养有密切关系。

联语缀句巧妙,对仗工稳,意境深广,书法秀美。联语文字依据佛教经籍《景德传灯录》中的“法法本无法,无法亦法法”和民间俚语“得过且过”、“不了了之”等充实矫正、提炼升华而成,是一副融玄妙哲理和通俗语言于一炉的近代佳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