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场揽胜

返回列表

建筑造像丨七佛宝殿

时间:2023-11-17        编辑:本站

七佛殿因供奉七佛而得名。全国有七佛殿的寺庙不多,关于七佛名号的说法也各有不同。据《长阿含·大本经》、《增一阿含·不善品》、《七佛经》记载,七佛是指毗婆尸佛、尸弃佛、毗舍婆佛、拘楼孙佛、拘那含佛、迦叶佛、释迦牟尼佛。

微信图片_20211125165225.jpg

在这里,我们必须了解佛教的一种时间概念“劫”。“劫”为梵语劫波的略称。佛教说,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,再重新开始,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“劫”。

过去若干“劫”组成“过去庄严劫”;现在若干“劫”组成“现在贤劫”;未来若干“劫”组成“未来星宿劫”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劫均有千佛出世。

上述七佛的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千佛的最后三位佛,后四佛为现在贤劫千佛的前面四位佛。天王殿的弥勒佛,只能称为候补佛或补处菩萨,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。

IMG_9923.JPG

宝光寺的七佛殿建于清咸丰十一年(1861年),是一座面阔五间,进深十三檩的殿堂,屋顶采用单檐歇山式。殿前檐柱下有两个浮雕盘龙石础,是唐僖宗所建行宫的遗物,称“僖宗遗础”。

石础.jpg

杨升庵曾有题咏:

唐帝行宫有露台,础莲几度换春苔

军容再向蚕丛狩,王气遥从骆谷来

万里山川神骏老,五更风雨杜鹃哀

始知蜀道蒙尘驾,不及胡僧渡海杯

前廊居中三间上施卷棚天花,两稍间上施平棋天花。殿内中央三间作供佛、礼佛之用,上施平棋天花,两稍间作次要用途。

IMG_9258.JPG

殿中所供佛像,三尊居于明间中部,四尊居于次间后部,均为贴金站像,高约一丈六尺,是依据佛经“丈六金身”的说法而塑造。造像时充分考虑了仰望的透视原理,放大了头部比例,并使塑像整体略向前倾,人们立于佛像脚下礼拜,便只觉佛像面目庄严,身姿挺拔。

IMG_0088.JPG

明间后部塑有韦驮像,手持金刚杵,依例面朝北方,正对大雄宝殿供奉的释迦牟尼像。韦驮作为护法天神,一般供奉在天王殿弥勒菩萨之后,因大多数寺院都不设七佛殿,天王殿之后即为大雄宝殿,而宝光寺的大雄宝殿则在七佛殿之后,所以护法的韦驮也就搬入了七佛殿。

IMG_9950.JPG

七佛殿即是对释迦牟尼之前诸佛的追溯和礼敬,殿堂上方悬挂“七佛宝殿”匾,左右各辅以“法住正位”匾和“法苑重辉”匾,之所以作这般安置,正与此意有关。

“法住正位”意思是说法身无相,居于正位时是恒定不变的,但可以通过世间万物之相显现出来,虽万变亦不离其宗。

“法苑重辉”是说七佛殿的落成,既使古老的宝光寺再次焕发光彩,又使过去七佛借世间相再度显现,光辉重临人间。

IMG_9930.JPG

七佛殿所刻楹联,也多是对七佛的礼赞。刻于当心间廊柱上的对联:“如来七佛,百千万劫超苦海;接引群生,二十四层拜诸天”。称颂七佛历经百千万劫的修炼终于得道成佛的行迹,以及他们度引众生超脱凡尘、上达天国的法力。

刻于当心间檐柱上的对联:“见几而作,作者七人,志同道同,大家息心静养;相与为善,善哉一体,先圣后圣,各自努力前行”。意思是说七佛成佛虽有先后,但有着共同的理念和志业,静心修为,洞察世事,为的是把握恰当的时机而有所作为,为善人间。

BD4E5493.JPG

在七佛殿内,正中所塑三尊佛像的佛龛上,有妙轮法师任方丈时主持书刻的一副对联:

上联:各得憍陈迦叶,瞿昙增上生,如来种、法尔等流,调伏有情,无别异理;

下联:悉说清静律仪,禅定解脱道,不坏身、巍然离垢,灭除结使,为世间尊。

殿内联.jpg

此联因密集用典而语意晦涩,熟悉佛经者,方能从简略的文字领会丰富的意蕴,佛缘深厚者,或能有所触发,进而悟出宝光寺设七佛殿的深意。


文章来源:冯修齐 著《宝光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