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场揽胜
返回列表建筑造像丨山门殿
时间:2023-09-09 编辑:本站
我国佛寺大多修在山间,故佛寺的大门也称为山门,山门采用典型的中轴线对称结构,一般由三道门组成,象征佛教“三解脱门”,即空门、无相门、无作门,故此山门又称“三门”。
山门是寺庙建筑的第一个重要元素,作为寺院正门和整个建筑群中轴线上的起点,它除了具有一般性实用功能之外,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,是对佛理佛法的一种空间展示。
宝光寺山门建于清道光十五年(1835年),门外,一对大石狮子雄峙左右,八字红墙环绕西东,使山门庄重肃穆,气势雄伟。
中门上方嵌“宝光禅院”金字石匾,表明宝光寺是以禅修为主,以禅修为入道之门的寺院。匾额之下的楹联“龙藏远承恩,经传觉院;鸡园常说法,派衍宗门”则记述了宝光寺引以为荣的往事,即清道光十三年(1833年),妙胜禅师到北京迎请回《大藏经》;及宝光寺的宏大规模及在佛门中的地位。联语所述,皆具有宝光寺的时代烙印和鲜明特色,非此山门不可用也。
左边为“无作门”,“无作”意为离愿、离欲,是修行的起点,因为佛家认为愿求是世间万苦之源,也是遮蔽佛心慧性的业障。
无作门以“慧眼常明”为匾,匾下镌有一联:“出入在斯,务要了明性去;圣凡所到,须当问过心来”,楹联与匾额两相配合,向众生说明参佛拜寺的要义:弃绝欲望杂念,才是进入佛门的正途;用心参透根本,方能到达慧眼常明的境界。
右边为“无相门”,“无相”即离相,据《涅槃经》,离除声相、色相、味相、触相、男相、女相等十相,即是涅槃之法。寺院把出口设置于无相门,寄予着对信众的希望和视愿:在寺院参拜之后,受到洗礼感化,从此走向皈依之途。
无相门以“妙庄严路”为匾,体现了普度众生的慈怀。匾下有联,曰:“见闻随喜,吉祥殊胜地;究竟常乐,解脱涅槃门”,意即在这个吉祥之地的所见所闻、或行或止,无不是获得解脱通向极乐世界的法门。楹联与匾额相得益彰,传达了妙主严路即涅槃之门的深意。
山门殿内,当中横梁上高悬匾额“宝相光明”,此匾为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于佑任游历宝光寺时,为宝光寺主持妙轮和尚所书。“宝相光明”一语是对佛的赞誉,是充盈博大的智慧由内向外而呈现的庄严气象所生出的光明境界。同时又巧妙嵌入“宝光”二字,意为来到宝光寺,就进入了一个佛光普照的澄明世界
左右两侧按例各设一尊金刚力士塑像,他们是佛教中的护法神,手执金刚杵,民间俗称为哼哈二将。左右各塑有一尊土地像,记录芸芸众生入寺出寺因果,你的行为举止善恶因果分明。
佛教虽是外来宗教,但禅宗一脉因中国而兴,既是中国对世界佛教的重大贡献,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。宝光寺自唐代悟达国师重建以来,经圆悟国师、笑宗禅师等历代高僧的勉力经营和无数僧俗人众的护持,经历了千年世事沧桑而香火不绝,到清末已成为与成都文殊院、镇江金山寺、扬州高旻寺并称长江流域禅宗“四大丛林”的佛门胜地,在今天更被认定为“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”,对禅宗的传承和发扬贡献良多。
文章来源:冯修齐 著《宝光寺》